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被赋予较高发展使命与发展定位的科创板,距离其正式开板的时间也已经越来越近了。时至目前,科创板的主要制度规则已基本上出齐,而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是按照计划加快推进。可以说,现阶段内科创板开板前的工作准备已经基本就绪,接下来或将很快迎来科创板市场的正式开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市场关注科创板正式开板的时间之际,现阶段内已有六家企业过会,且过会率非常高。紧随其后,仍将会有多批次的企业上会,未来不排除多家科创板企业集中上市,这可能也是未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可预期的发展趋势之一。
事实上,与国内资本市场现有的主板市场、中小创业板市场以及新三板等市场相比,科创板市场本身的定位有所不同,这也符合国内资本市场多层次结构的发展状态。不过,对于科创板的推出,既然把它定位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那么就会在相关制度规则以及配套措施上有着不少创新与突破之处。例如,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度,这也是市场制度的一大尝试。又如,科创板将会在涨跌幅限制上有所放宽,不同于现有A股市场非ST类股票10%的涨跌幅限制,而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则是在上市前5天没有涨跌幅的限制,而在随后的交易日中,将会放宽至20%的涨跌幅限制,这也是科创板市场的一大创新之处。此外,仍包括了同股不同权改革,而对于未盈利、红筹企业等亦可申请科创板上市,较现有A股市场的制度规则宽松了不少,且具备一定的包容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科创板的上市标准以及条件,科创板市场也有创新性的突破,并制定出五套不同的上市标准与条件。其中,在实际情况下,分别针对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15亿、20亿、30亿以及40亿的企业,制定出不同的标准条件要求。在此期间,对于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条件,则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与包容性,而从细分规则中,似乎更针对于医药企业的一套创新上市标准。
可以预期,科创板距离正式开板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不过,对A股投资者而言,对科创板的态度却有所分歧。其中,最集中的讨论,莫过于科创板会否分流A股市场的存量流动性以及科创板开板后会否造成快速扩容的预期等。
科创板会否分流其余市场板块的存量流动性,这一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假如科创板具有足够的赚钱效应,那么对A股其余市场板块的资金分流效应还是会存在的。与之相比,更直接的影响,则是未来市场资金会更聚集在主板、中小创业板最核心、最优质的股票身上,同时也可能会分流至颇具赚钱效应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身上,而对于沪市优质蓝筹股而言,可能会成为未来市值配售的安全港湾,并进一步聚集市场的存量资金。至于市场中多数普通企业、或绩差股问题股等,可能会存在加速存量资金分流的冲击影响,且存在长期性的负面压力。
与此同时,因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度,且未来不排除会把有益经验运用至其余市场板块之中,届时可能会进一步重构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从长远的角度思考,注册制可能会影响未来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可能会加剧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但是,因科创板本身存在一定的准入门槛,而符合门槛条件的投资者数量并不多,多数门槛未达标的投资者只能够通过科创板基金等渠道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而未来科创板市场可能更倾向于机构化的市场,而在机构化时代下,对普通散户的盈利模式难免会构成影响,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此外,对于科创板开板后会否造成快速扩容的预期,则取决于科创板的定位与监管态度。实际上,若从真正意义上试点注册制,未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会明显提升,甚至不排除科创板企业的集中上市。但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注册制,应该具备高效的优胜劣汰效率。换言之,在科创板企业批量上市的同时,同样会存在科创板企业批量退市的现象,而这也恰恰注定了科创板投资的高风险性,而最终可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科创板企业可能仍是少数。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科创板开板之初,符合条件者还是可以参与科创板打新,以获取打新中签的投资回报率。但是,作为一个投资风险不低的市场板块,科创板中长期持股的风险并不低,且盈利模式、游戏规则并不等同于其余市场板块。因此,站在稳健的角度出发,投资者在投资科创板的比例上更应该量力而行,或通过科创板基金间接参与科创板市场。不过,在预期的高效优胜劣汰环境下,未来科创板企业的退市风险并不低,投资者没有足够的筛选能力,且欠缺充分的风险防御意识,则很容易在科创板市场中吃亏。由此可见,在科创板开板之际,A股投资者仍然有必要做好两手准备,进可攻退可守,终究在机构化时代下,投资者在信息、资金以及持股成本等方面确实处于劣势状态,很难与机构投资者比拼竞争。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