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地方债券置换不应过分解读

近年来,地方债危机已经深刻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事实上,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一边要寻求更多的引资渠道,另一边却要保证一系列的政绩考核要求。至此,在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而导致财力有限的大环境下,更多的地方积极采取举债发展、扩大杠杆等举措,来谋求自身的发展诉求。然而,随着地方加杠杆力度的不断增大,我国的地方债务危机也逐渐暴露。

  据统计,2014年中央政府债务新增8604.99亿元,地方债务新增约为4000亿元。与此同时,目前地方债存量已突破10万亿的水平,占GDP的整体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除此以外,据数据测算,2014年及2015年仍将会是地方债偿还的高峰期。其中,2014年地方政府实有、或有债务到期量达到了3.6万亿,而2015年也或将达到2.8万亿之巨。显然,若凭借地方财政收入等渠道来偿还地方债务,恐怕难度也相当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几年,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飙涨的背景下,部分银行也深受影响。

其中,社会大部分的债务融资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的。经过数年的累积,银行所承受的债务风险也就愈发明显。据数据统计,2010年银行贷款占地方债余额比例接近80%2013年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达到60%左右的水平。

  受此影响,地方债问题也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坏账损失加大等因素的打击下,对银行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因期限错配等因素的长期存在,也直接引发了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可以这样认为,一直存在的地方债务危机是银行业的一颗定时炸弹,同时这也是制约上市银行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笔者认为,地方债务的集中爆发除了上述提及的因素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那就是它的不透明性。

显然,缺乏“阳光化”的融资渠道,地方盲目举债、加杠杆等举措也就无法得到实时的监控,从而容易引发局部性乃至全局性的风险爆发。

  其实,近两年来,我国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逐步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等举措。由此可见,此举当属地方发债“阳光化”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我国共有10个省市试点了自发自还债券试点,其他省份仍旧由财政部组织债券承销商、进行代发代还。不过,可以预期,随着自发自还试点的逐步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地方采取自发自还等“阳光化”发债举措,并以此有效打破以往地方发债不透明的乱象。

  近日,市场曝光出万亿地方债券置换的消息,此举一度引发广泛的热议。更有评论认为,这是中国版QE的开端。

从具体的消息来看,近期财政部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的额度,并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与此同时,也有媒体报道,1万亿元的置换债券额度已经分发至各省,将由各省在额度内自行向商业银行等市场机构发行低成本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高成本债务。

  对此,笔者认为,其实该消息出台的背景是地方债务仍处于偿还的高峰期内。而在此敏感期间,债券置换属于化解存量地方债务风险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也会起到延缓债务期限,减轻地方财务成本等作用。当然,债券置换也有利于降低银行坏账等风险,并为银行业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显然,此举对银行业来说或多或少也属于一个利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银行业依然无法摆脱地方债务的束缚。若仅凭借这一债券置换政策,就盲目认为会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本质上的提振,那未免也会过于轻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债券置换,虽然仍可借用财政部的发行平台,但却进一步强调了地方的“自发自还”方式,实质上也是管理层吸取了以往地方盲目举债,缺乏“阳光化”发债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想借助这一契机,来逐步实现地方发债全面“阳光化”的目的。

由此一来,借助这一债券置换事件,未来地方“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此举也有利于未来我国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实时把控。至于此举会否演变为中国版的QE,这还得关注最终的购买对象。换言之,若参与购买的对象是央行,则或将直接演变为中国版的QE。不过,就目前我国的法规规定,央行并不能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及其他政府债券,其整体可行性并不会太大。因此,对于这一次地方债券置换事件,其实也无需去过分解读。 

话题:



0

推荐

郭施亮

郭施亮

47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者、2013年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