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狂热的高杠杆游戏还能“闹”多久?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也罕见性地打破了几个新纪录。

  第一个纪录是股市的单日成交量创出了新高;第二个纪录是两融业务规模达到了历史之最。至于第三个纪录,则是股票新增账户数创出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迭创新高的背景下,不少分级基金也纷纷出现了上拆的现象。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不少的分级基金达到了上拆的条件,并顺利实现了向上拆算。而分级基金上拆数量的迅速增加,也往往意味着股市已经正式进入了牛市行情。

  从具体数据分析,本轮行情可以从20147月初开始计算,并于去年沪港通“通车”前后出现加速上涨的走势。时至今日,A股市场的累计最大涨幅已经高达90%以上。至于创业板指数,则比主板市场的表现更为亮丽,从其启动以来,累计最大涨幅已经翻了数倍。

  谈及本轮牛市行情,亦有政策环境持续发力的影响,也有市场环境逐步回暖的推动。但是,纵观本轮牛市行情,主要还是依托于高杠杆资金的持续发力。

  具体来看,在市场的新增流动性源源不断涌入股市的前提下,也大大激活了一些创新型的杠杆工具。例如,券商两融业务、伞形信托以及P2P股票配资等。

  以券商两融业务为例,其实该业务规模从去年7月开始发力,并实现了几个阶段的爆发性增长。

  其中,在去年7月至11月间,市场的券商两融业务规模从4000亿飙升至7000余亿,累计耗费的时间约为4个月,这也是券商两融业务爆发的第一阶段。至于第二阶段,则是从去年11月份至12月份中下旬。期间,虽然仅仅耗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其所创造出来的新增两融业务规模却高达23000亿,并顺利突破了万亿大关。然而,经历了2015年年初股市的阶段性调整,券商两融业务再一次出现了爆发性增长,而此次该规模也从原来的万亿水平直接飙升至1.5万亿关口,这属于券商两融业务爆发的第三阶段。

  虽然券商两融业务诞生的时间较长,但是因其之前并未得到市场的充分挖掘,所以市场也没有真正感受到券商两融业务对市场的撬动能力。然而,经历了这一轮牛市行情,券商两融业务对股市的撬动影响也是投资者有目共睹的。

  伞形信托,对市场来说或许并不熟知。但是,在本轮牛市行情中,却有不少资金,尤其是私募、大户等资金借道进入股市,由此实现股市的高杠杆操作。

  实际上,伞形信托不仅具备了投资灵活,投资范围广泛的特点,而且还具备比券商两融更高的杠杆率,由此一来,也给各路急需提升股市杠杆水平的资金创造了准入的渠道。

  一般而言,按照规定,券商两融业务的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而常规的券商两融业务杠杆率也不能够超过2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券商却借助变相操作,实现了2倍乃至3倍的高杠杆,由此满足了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不过,与券商两融相比,伞形信托的灵活性却更为明显。根据普遍的操作,私募或大户通过认购子信托成为劣后级客户后,即可实现13的配资比例。

  除此以外,在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余额高居不下的大背景下,万亿资金也借助这一渠道实现资金盘活,而高杠杆资金也加快了股市的上涨节奏。

  最后,需要谈谈P2P股票配资业务。

  在实际操作中,P2P股票配资业务的可操作性均比上述几款高杠杆工具灵活。其中,它不仅具备了杠杆率高、资金门槛低等特点,同时还具备了审核流程简单,操作灵活等优势。

  其中,以杠杆率为例,普遍拥有股票配资业务的P2P平台能够给出3-10倍的杠杆率水平。更有甚者,能够给出15倍或以上的高杠杆率。

  从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借助P2P股票配资进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若股市继续维持当前的强势格局,估计在不久的时间内,该配资规模有望突破万亿水平。

  此外,也有不少线下的配资公司开始强化自身的线上扩展能力,试图借助难得的牛市行情,实现业务规模的增长。由此一来,从多个渠道进入股市的新增流动性也就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了。

  笔者认为,当前的牛市行情,本质上就是狂热的高杠杆游戏。然而,在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并未有降温的大背景下,市场的高杠杆游戏还会继续上演。但是,如果市场继续把游戏“闹”大,那么也不排除会引来管理层的“出招”。

  

  

话题:



0

推荐

郭施亮

郭施亮

47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者、2013年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