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产阶层为何在这次股灾中摔得最痛?

  何谓“中产阶层”?其实,一般而言,中产阶层无论是在经济地位、还是在政治、社会等地位上,基本处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按照权威的算法,若以收入进行划分,则中产阶层的资产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同时也需要接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水平等。

  不过,近期坊间流传着一份对中国内地中产阶层的新标准设定。其中,中产阶层的家庭月收入要求在4.5万元以上,同时需要拥有流动资产150万元以上等。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现时的收入仍然远远达不到中产阶层的水平。但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收入差距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贫富悬殊已然成为时下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

  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中产阶层占比全国总人口或不足5%。但是,这少部分的中产阶层人口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然而,在过去近四周的时间内,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却给这类群体的财富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有数据统计,经历了这一轮的股市暴跌风波,不少中产阶层的财富发生了瞬间蒸发或者是大部分蒸发的现象。更有甚者,还因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事实上,与2008年的大股灾相比,这轮股灾的杀伤力却更为猛烈。

  前者,虽然期间指数最大下跌幅度超过了70%,但是因当时市场仍未引入诸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型工具。由此一来,即使市场发生了大幅度的市值蒸发,但投资者亦可与市场比拼耐心,多数人最终还是能够有效地减少市值的损失。

  后者,因市场的游戏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因市场赚钱效应极强,不少高杠杆工具也以各种形式进行变相开展,最终大幅提升了市场整体的杠杆率水平。但是,对于部分期望借助高杠杆工具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而言,一旦股市发生了重大拐点,则对其财富的冲击也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高杠杆工具备受热捧的大环境下,其相对偏高的准入门槛,以及过于激进的操作模式,也堵住了多数普通投资者的参与。不过,与之相比,中产阶层这一类群体却能够轻松满足这一准入门槛。

例如,如果某位中产者的“贪念”够大,则其可以选择具备更高杠杆率的工具,诸如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一次性把资金扩大数倍,以满足其扩大利润的欲望。

  但是,高收益与高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显然,在资金杠杆率大幅飙升的同时,其潜在的亏损风险也是相当吓人。换言之,如果一位投资者选择了能够扩大资金规模5倍以上的高杠杆工具,则其捕捉到一个涨停板,相当于盈利增长5倍以上。但是,如果不幸遭遇到股价下跌,则股价下跌超过10%,则其随时面临平仓或者是爆仓的风险。

  不过,在实际操作上,使用杠杆比率超过5倍的中产阶层群体还是占比偏小。但是,在前期的牛市行情中,使用杠杆比率在1112或者是12.5的群体还是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其中,以券商两融为例,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其业务规模一直呈现出持续飙升的状态。然而,进入2015年,券商两融的增长速度却加快提升。其中,就在股灾发生前后的时间内,券商两融的总规模还一度接近2.3万亿的水平。而在去年同期,也不过是4500亿元的水平。

  与此同时,伞形信托规模也得到了迅速地增长。其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伞形信托以及场外配资等规模,总计已接近万亿的水平。

  实际上,对于这类使用杠杆比率相对较低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的“赌性”并不是很大。不过,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愿意选择在这个时点采取适度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实则体现出其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美好预期。

  殊不知,在这一次股灾中,不仅场外配资遭遇了大规模的清洗,而且就连场内的12.5乃至12的配资资金也遭到了部分清洗的现象。除此以外,对于部分群体而言,随着股票达到了平仓线,但因其来不及补充保证金,由此引发了强行平仓的风险。至此,这类中产阶层的财富就遭到了瞬间地蒸发。

  不过,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随着不少中产阶层群体加快进入中国股市,其在股市中的财富配置比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经历了这一轮股灾之后,不少遭遇重创的中产阶层,已经逐渐对股市投资失去了兴趣。同时,也有更多的中产阶层,已经把中国股市当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或永远不再参与到股市投资之中。

显然,针对这次股灾,部分中产阶层的财富瞬间蒸发已成为了真实的写照。但是,在其财富蒸发的背后,实则与自身“贪欲”膨胀也离不开关系。

不可否认,在股市赚钱效应持续加强的同时,也引发投资者的冲动欲望。然而,冲动就是魔鬼,若投资者抑制不住冲动的欲望,甚至采取盲目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则最终的结局也是可悲的。

  不过,笔者认为,通过这一次的股灾风波,不仅要冲动的投资者做出深刻性的反省,而且还需要国内的管理层、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等进行认真地反思。

  其实,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我们的管理层所忽略的,那就是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仍然比较欠缺。与此同时,在电视媒体、报纸刊物等渠道上,也比较缺少进行相关风险教育的专题报道。

确实,在股市处于非理性的上涨过程中,管理层以及媒体等,应该尽可能做到对股市投资进行风险性的提示,或者借助一些案例来告知投资者,尤其是动用高杠杆工具的投资者在投资上的投资风险等,而不是盲目去鼓动投资者进行投资。

或许,经历了这一次的重创,部分损失惨重的中产阶层对股市的投资信心已经降至了冰点。如果要重新修复他们的投资信心,则恐怕要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不过,借助这一次的股灾风波,实则也给我们管理层带来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但是,在灵活管理市场以及强化投资者风险教育等问题上,我们的管理层仍然需要下狠功。

话题:



0

推荐

郭施亮

郭施亮

47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者、2013年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

文章